生育治理:限縮的統計、身體與醫學知識(一)

召集人:施麗雯(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 助理教授)

生育與所有人息息相關,孕產照護的設計連結著每個個體如何來到世上,生養的方式也決定了親 職的實踐,這些過程也都化為了國家的人口統計數字。但是在很多時候,生育常是被侷限在特定的性別 和照護需求的想像下,特別是從官方資料庫的收集與統計資料呈現方式、醫療照護設計、和國家的相關 政策即可看到。近年女性主義研究強調生育的多層次分析,將生育視為結合生理與社會的過程,並且看 重身體過程、認同經驗、互動關係,以及社會文化體制等環環相扣的層次。換言之,「生育」不僅只於 生殖(受孕、懷孕、生產等),還包含未(成功)生殖的身體;養育不只包含哺乳和育兒等,親職生涯 調適與社會文化體制的相互形塑等,都必須納入探討。特別是生育中不同階段的性別異同下的主體經 驗。在這些研究的啟發下,我們關切:過去台灣這一百年的生產敘事為何?生育在醫學知識的內涵又是 為何?女性的身體又是如何被凝視?台灣的官方統計數字如何性別化生育?在走向生養與親職實踐間的 落差有哪些?圍繞著生育治理的議題,本論壇關切這些限縮的統計、醫學知識與主體經驗,五篇論文, 跨越不同時期、生育階段、性別,企圖從官方的人口統計、政策與醫學知識的生育論述和實作,針對台 灣的生育現況提供整體的生育評估,鍵入多元化的視角與需求。

「走過台灣百年生產史」:性別、科技與社會觀點的展示

林宜平(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副教授)

2020年年底,我們在陽明大學舉辦「走過台灣百年生產史」的博物館展示,透過各種與生產相關的統計與醫療物件,回顧從日治到戰後台灣,百年來從出生場所(住家或醫療院所)、接生者(助產士或醫生)到生產方式(陰道產或剖腹產)的重大變遷。本研究嘗試從性別、科技與社會觀點,以及觀眾的回饋,討論未來(「走過台灣百年生產史2.0」)可以修正與增添的展示內容。
首先從治時期助產士(「新式產婆」)的資料發現,助產士位在殖民政府生命統計與治理的最前線,見證新生兒的出生,「助產簿」的詳細記錄,並且受衛生警察的嚴格監管,從此「孩子不能偷生」。
其次是機構化的「生產線」與大量生產有關。我們在「走過台灣百年生產史」,將助產士連結居家生產(「呼叫助產士」),婦產科醫師連結醫療院所生產,做簡單的二分。不過從人口統計,以及助產士的研究發現,面對台灣戰後嬰兒潮,許多產婦已經進入「助產所」待產及生產,助產士可以更有效率地同時照顧及接生多名產婦,而其使用的各種儀器設備(除了無法做麻醉與剖腹產),與當年由婦產科醫師主持的醫療院所並無二致。
最後則是發現「自然並不自然」。我們在「走過台灣百年生產史」展場的入口,詢問觀眾「自然產或是剖腹產」,開幕不久,立刻接到婦產科醫師的指正。根據目前的出生通報統計,生產方式有六大類,分別是陰道生產、陰道產鉗生產、陰道真空吸引生產、有剖腹產史之陰道生產、第一次剖腹產、有剖腹產史之剖腹產等。被稱為「自然產」的陰道產,常需要剪會陰、麻醉,以及產鉗或真空吸引的輔助,而新生兒出生之後,也常需要進一步紫外線照光或是住進保溫箱。
這些透過醫療物件展示的重要研究發現,不但可以改進未來的展覽方式與說明,希望對台灣的生產改革運動,以及發展更婦女友善的生產模式,也有所助益。

生育統計的性別政治

吳嘉苓(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系 教授)、楊 涓(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系科技部研究 計畫助理)

國家的生育統計如何再現性別?如何在統計產製打破生育等同女性的刻板 圖像?把男性納入生育的圖像,是近年來女性主義研究的重要議程。我們以 「資料登錄作為照護基礎建設」的分析架構,檢視攸關生育統計的概念形成、 資料蒐集、詮釋取向,以及政策運用,探討其呈現的性別特性。我們分析的檔 案資料以台灣為主,英國與瑞士為輔。首先,我們發現台灣新生兒的出生通報 涵括父母雙方資料,十分完整,但是在呈現統計指標時,官方承襲過去計算方 式,幾乎只呈現女性部分,包括新生兒的母親年齡分佈、婦女第一胎平均年齡 等等。這導致在了解生育趨勢與現象時,包括政府評估少子化的人口報告與政 策規劃,常只呈現「育齡婦女有偶率」與「婦女平均生育年齡」等數字。相較 而言,英國與瑞士近年來在呈現生育資料時,均同時納入男女,並提出了生父 平均年齡、生父年齡 30 歲以上佔比、甚至男性平均初次生育年齡等等數據,在 分析和詮釋生育現象時,也充分運用男性生育指標,搭配視覺化輔助和性別比 較,清楚說明資料的重點和意義,更完整呈現家庭變遷趨勢。台灣現有生育資 料的搜集與通報,多已涵括男女,我們主張應在計算指標的過程中,避免排除 男性,以呈現出新生兒的父親年齡分佈、男性初次生育年齡、男性平均初婚年 齡等指標。這些資料更能完備地呈現台灣生育的趨勢,有助於在建立少子化的 解釋模型時,提供更精準掌握男女生育現象的生育改革對策。

關鍵字:性別、資料登錄、照護基礎建設、生育統計、生父年齡、少子化、英 國、瑞士

照顧休假的虛與實:適用與使用的性別與階級落差

王舒芸(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 副教授)、劉侑學(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 博士候選人)

本研究以社會投資的理念分析臺灣育嬰假的政策效果。有兩個主要提問:首先,以就業政策為基底的育嬰假政策,在制度上排除了誰?其次,現行的育嬰假政策的實際使用(take-up rate)是 否消彌了性別化和階層化?研究結果顯示:雖然制度設計上有形式平等——不分性別的雙親皆有六個月、六成薪所得替代、個人不可轉讓的假期權利,以肯認女性的經濟貢獻與保障就業權利,但因忽視職場文化的性別差異(男女薪資和就業機會差距)、不處理家內照顧責任的分工(不積極促進男 性投入照顧),以及疏忽非典型就業興起而缺乏適足保障的交織結果,導致兼容性別平等的育嬰假制 度,在實踐上不僅存在巨大的性別落差,同時成為保障中高社經地位、大公司、有經濟資本的家長的喘息服務,發生社會投資非預期的「馬太效應」,距離社會投資主張社會包容、性別平等的初衷仍 有一段距離。

關鍵字:社會投資、有酬育嬰假、性別平等、馬太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