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與風險
主持人:陳嘉新/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副教授
是誰決定了我們的疫苗?–台灣預防接種專家諮詢體制與專業黃馨頤/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研究生 2020 年的現代人類社會迎來了歷史上最大的公共衛生危機: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同時也創下了一年內完成疫苗研發與應用的紀錄;新冠疫苗影響邊境開 放等疫情管控政策,成為 2021 年經濟民生乃至國防安全的大事。面對未知領 域與風險,政治決策的速度,永遠快過形成科學共識的速度。科學專家對於政 策,提供了工具性的以及正當化的功能,公眾接種疫苗的決策與國家政策,高 度依賴諮詢專家。 關鍵字:預防接種;疫苗;專業;專家;公共衛生;政策 |
從醫學哲學初探個人化醫療葉筱凡/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科技與社會(STM)研究中心 博士後研究員 本文探討醫學哲學在基因體醫學發展在科技與社會中,扮演的角色與挑戰。台灣自進入後基因體時代,各界學者對政府與媒體多習慣以「由上而下」(專家對民眾)的治理與傳播方式,向民眾溝通, 特別是從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的建置到精準醫療可達的願景的快速推論,欠缺來自人文社會學面向的評估。在政府長久未調整的「缺乏模式」下,民眾要嘛只能獲得風險資訊不足的推銷型知識,要嘛獲得強調隱私、自主等各項權利的卻步型知識,對如何做決定幫助不大。本文從醫學哲學的角度,對個人化醫療進行了解與分析,從中帶出本文的核心問題:民眾需要一種怎樣的互動型專家,在貢獻型專家與民眾間扮演良好的轉譯者?為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先對個人化醫療進行概念分析,對其相關的概念,以及基因體與遺傳疾病間複雜的多重因果性,建構一個更清楚的概念架構,如此去想像一位具有溝通個人化醫療風險能力的互動型專家需要預備哪些能力,從人文社會學的角度,為未來個人化醫療醫學療踐,建構一幅更適當的圖像,進而在目前相關的法律、社會與倫理學的討論中,擔任接筍橋樑的角色,為基因體醫學發展提供哲學觀點。 關鍵字: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精準醫療、公眾溝通、互動型專家、醫學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