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政府與公民社會
主持人:彭松嶽(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副教授)
Checking Facts by a Bot: Crowdsourcing Facts through LINE Chatbot in Post-Truth Taiwan李梅君(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人類學系 博士) 假訊息——或被泛稱為網路謠言或是假新聞——已成為民主制度、國家安全、甚至公共衛生的重大威脅。在這個後真相時代裡,眾口紛紜的謠言,透過半開放甚至不開放的數位媒介,例如私密社團、聊天室、對話框,製造出其它觀點不易打入的同溫層,更透過轉傳的「連結性行動」(connective action) 產生了連鎖背書的效應,從而創造出充滿破碎、誤導、令人迷惑訊息的謠言地景 (rumorscape)。與其同時,許多團體也開始推動事實查核,來對抗假訊息的蔓延。其中,真的假的團隊,串連群眾協作的謠言資料庫與 Line 聊天機器人,打造出事實查核機器人「Cofacts 真的假的」。自 2017 年初上線開始,Cofacts 用戶快速成長,至今已達到17萬用戶,平均每週傳送250則謠言到資料庫裡,更被其它具影響力 Line 機器人,例如美玉姨、趨勢科技防詐達人串接。本文將探討 Cofacts 群眾協作的事實查核如何附身於聊天機器人之上,打破權威式的事實建構,並探討在後真相時代裡,不同於嚴謹的調查報告,「另類的事實」的產製過程。Cofacts 以群眾查核對抗群眾謠言的機制,是否能提供假訊息解方,抑或帶來更多挑戰? 關鍵字:Cofacts、假訊息、事實查核、聊天機器人、另類事實 |
資訊科技與國家建構:1970-80年代台灣政府電腦化的歷史陳廷彥(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碩士生) 過去國家研究時常把國家當成不證自明的自主行動者,但晚近STS學者開始強調國家 的「文化建構性」和「物質性」,本文從這樣的觀點出發討論台灣1970-80年代政府電 腦化與國家建構之間的關係。透過歷史資料的分析,本文指出台灣政府電腦化的過程 在文化信念上涉及研考體系「行政現代化」與經建體系「促進經濟發展」兩種不同的 「社會技術想像」,兩者共同推動電腦化,但其間也存在組織分工與政策優先順序上 的衝突;此外,特定管理與社會科學理論的「展演性」,也提供推動電腦化的文化基 礎。而在物質性上,本文則透過稅務系統電腦化的案例,說明電腦化如何增強國家的 監控能力與基礎行政能力,而證成這樣的社會技術想像。在理論上,本文修正了「社 會技術想像」的概念使用:過去「社會技術想像」傾向描繪國家內部普同散佈的政治 文化,較少刻畫國家機關內部的異質性,本文則顯示國家機關內可能存在多重、競爭 又並存的社會技術想像,且在實際落實的程度上可能並不均質;以「展演性」概念作 為國家層次理念與政策之間的接榫點;並強調基礎建設建立過程如何與文化想像交 纏。在經驗上,本文則填補了過去台灣資訊科技相關研究缺乏以政府為焦點的經驗缺 漏,可能有助於理解當前台灣政府資訊政策的發展。 關鍵字:文化與國家、國家與物質性、電腦化、社會技術想像、展演性、監控能力、 基礎行政能力 |
From “Global Civic Tech” to “East Asian Community”: Taiwan’s g0v Community’s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Data Activism羅 維(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生) How do civic tech activists connect with each other across borders, and why might activist groups change how they engage internationally? Based on ten months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terviews with sixteen participants of the g0v community (pronounced “gov zero”), and analysis of relevant documents, the thesis charts the g0v community’s changing strategy of engaging with transnational civic tech activist circles. g0v has shifted from a focus on promoting g0v’s international visibility and building international networks, to a focus on creating a regional activist community. The immediate cause of this shift was changes to community governance structures, but this thesis places such shifts in the context of data activism and data activist cultures. This thesis argues that international exchange is part of data activism and demonstrates how understandings of data itself are shaped through, and shape, practices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關鍵字:g0v, civic tech, data activism, transnational activis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