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洋文化原點出發:海洋文化與技藝的公眾肯認與表現

召集人:洪文玲(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造船及海洋工程系 副教授)
主持人:陳政宏(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 副教授)

台灣做為海島國家,但在體制內教育及文化認同上,仍缺少對於海洋的根本論述,海洋文化的想像也嫌平面而貧乏。本場次討論海洋文化及技藝/技術在公眾面前的具體呈現與相關的論述,及人/物/技術網絡關係。何撒娜比較台灣東北角沿岸與韓國濟州島的海女採集文化,從性別、主流的海洋文化認知角度討論近一步的研究取徑。楊豐銘接著論述台灣熟知的「海產文化」,其漁撈的技術也應是海洋文化的重要成份,並以UNESCO僅有的三個海洋無形文化資產案例:比利時騎馬捕蝦、韓國海女捕撈及突尼希亞的棕櫚葉圍網捕魚為例,討論人群、環境、及人與海的媒介的共生關係。洪文玲、王治平、陳政宏則以目前台灣進入公眾視野的的實船展示,再討論海洋技術物的解讀與其所提供的公眾參與模式。三篇論文從無形及有形的海洋文化資產,論證比較台灣與國際的海洋文化的技術傳承、運作脈絡、公眾肯認等面向,希望能協助拓廣目前對於海洋文化較狹隘的認識及參與,建構台灣對海洋價值的新作法及認同。

關鍵詞:海洋文化、海洋文化資產、無形文化資產、技藝傳承、性別、公眾文化、技術物

海女文化與海洋性別論述的台韓比較研究

何撒娜(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助理教授)
評論人:洪文玲

本研究以台灣東北角沿岸區域與韓國濟州島作為比較研究的對象,採用跨領域 混合研究方法,以兩地的海女文化來探討性別╱女性與海洋文化之間的關聯性。我想討論的是:(1)大眾文化中對於海洋與性別的相關議題,有著甚麼樣的論述(discourse)、敘事(narrative)、與敘事框架(framing)?這些論述或敘事方式,對社會大眾關於海洋的認知,特別是性別與海洋的關係,有著甚麼樣的影響?(2)韓國濟州與台灣的海女文化,對於海洋與性別有著甚麼樣的論述?這樣的性別化論述在主流社會中又是如何被認知?海女的技術如何傳承?與社區的關聯為何?(3)在海洋與性別的研究中,有哪些可行的研究取徑?

關鍵字:海女、性別、台灣東北角、韓國濟州

海洋(產)文化的俗民、科學與傳承 : 重回三個UNESCO無形文化資產案例現場

楊豐銘(文化大學法文系 兼任助理教授)
評論人:王毓正(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 副教授)

四面環海的我們常自豪也自嘲「只有海產文化,沒有海洋文化」,意指一般人對於海洋資源的消費更勝於海洋環境的營造。換句話說,討論吃海鮮的頻率遠比探討海環境的機會還多。然而,海產文化(fishing culture)與海洋文化 (sea culture) 不應該是互相衝突,而是相輔相成。如何有效連接地方特色、海域管理與知識教育,是同時能夠兼具海產與海洋雙重文化永續發展的細節。本文中筆者嘗試以UNESCO目前僅有的三個海洋無形文化資產案例,2013年比利時歐斯丹凱爾可縣的騎馬捕蝦( shirmp fishing on horseback in Oostduinkerke)、2016年南韓濟州島的海女捕撈 (culture of Jeju Haenyeo, women divers)、以及2020年突尼西亞克爾肯納群島(charifa fishing in the Kerkennah Islands) 的棕櫚葉圍網捕魚,來討論靠海生活的社群、變遷的海洋環境、以及連接人與海的媒介(生物、設備和技藝)這三者之間可能的共生共榮。

關鍵字:無形文化資產、跨國比較、海洋文化、技藝、傳承

見海又見船?台灣實體船舶展示的表現手法、技術解讀與價值決斷

洪文玲(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造船及海洋工程系 副教授)、王治平(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造船及海洋工程系 副教授)、陳政宏(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 副教授)
評論人:林崇熙(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教授)

人類在海洋中的活動以船為本,而其尺寸及形式差異很大。船也是具高度複雜性與族群文化代表性的技術物,具有長程移動及多重所有者、使用者的特性。因此,影響實船展示的因素,有尺寸、材質及與展示規劃之時空文化脈絡黏著度等。雖然台灣的海洋類博物館多半缺乏實船展示,但本文仍藉由分析台灣各地博物館、園區以常民為對象的少數船舶公開展示,從造船技術、博物館展示、科普傳播、文化資產等面向切入,以STS視角討論目前展示,並建議未來修改方向,以反映台灣海洋價值。木造船自由中國號最珍貴,但處境嚴峻,其地方淵源反限制場地及展示方式。蘭陽博物館的傳統木造小船,向來以還原使用場景的方式展示在的的常民文化。台史博更新的木造手撐船展示,透過徵集照片及資料爬梳,重現在台江內河航運的重要。冷戰時往南極捕蝦的海功號則岸置在碧砂漁港但不能登船參觀。台南的德陽艦委託商業經營,卻多為去脈絡的展示;旁邊的復原船台灣成功號,歷經各類爭議,現以靜態登船的「裝置」型態展示。上述實船展示均缺少對技術面的認識與解析,及參觀者與技術物的空間互動關係。

關鍵詞:船舶展示、造船技術、傳統船、技術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