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的物質文化──歷史的考察」計畫介紹

李尚仁/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

「醫學的物質文化──歷史的考察」計畫,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推動、由八個分支計畫組成為期三年的主題計畫。計畫主旨透過觀察歷史,就生產、流通、交換與科學實作等面向,書寫醫學物質的生命史。各分支計畫探討中心涵蓋古代、中古與明清時期的中國醫學史、西方醫學以及日本殖民醫學,經由對不同時期、不同地區與不同醫療體系的個案研究,探討醫學物質文化的變遷,同時結合傳統中國醫學史、殖民醫學史與近代西方醫學史研究進路,開拓此一深具潛力的研究領域。關於物的交換、價值與象徵,過去人類學等學科關於物質文化研究已經累積許多重要的成果(Thomas, 1991;黃應貴,2004),在科學史方面也有多樣精采的呈現(Biagioli, 1993;Galison, 1997)。本計畫更在這些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展醫學史研究的新領域與視野。

比對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最讓人注目與驚訝的變化往往是,『某些傳統醫學所使用的醫療物質,不只在現代醫學當中消失,而且過去它們的「藥物」身份也變得難以理解甚至不可思議』,像是陳秀芬在子計畫「以人為藥:明代本草書人部試探」中探索「人藥」使用的歷史,人體局部入藥的思維、人體作為藥的物性、或是人藥所形塑的宇宙觀,顯示人藥中物與物、物與人、物與自然及物與人為世界的關係,並且拓展人作為食物/藥物在文化史、心態史和歷史人類學意義上的思考空間;陳元朋「龍骨的社會生命史」研究的「龍骨」也揭示,古脊椎生物學傳入中國,不僅帶來知識的本體,也挾帶所有與化石相關的文化及認知,也許對於龍骨的探索無法成為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研究典型,然而其歷史卻有助於闡明與醫療相關物質文化可能具備的複雜歷史過程和認知內涵;金仕起「鏡鑑生生:先秦至唐的鏡與生命維護」的主題則緊扣物質的用途與定位,在歷史進程中產生的改變,「鏡」在現代醫學代表了觀察與檢驗的儀器,但在中國古代醫學它卻是一種用來治療疾病的「藥」。

有些醫療物質的生命史相當地漫長,但其生產方式、用途乃至文化意涵確有相當大地變化。李貞德在「傳統中國的溫經藥方與老年論述」研究古代中國醫學治療女性用的溫藥,正可和當代東亞社會仍相當盛行的「四物」、「中將湯」等調理身體的「健康食品」對照,進而呈顯出其物質文化的歷史變化;張哲嘉在「明清毒物的文化構圖」則將探討為何中國明清時代對毒物的認知,會產生大幅的擴展。

某些醫療物質,如顧雅文在「帝國日本與殖民地臺灣的奎寧生產、流通與消費」中研究的奎寧,用途雖未產生重大的改變,但其生產與流通卻出現著重要的變化;劉士永的「醫療場域的物質空間轉換:一個臺灣史的觀察」更透過比較不同時期醫療空間的陳設,探討現代醫學物質文化的演變。

最後,有些醫療物質則是在新的醫療實作中浮現或變形。例如,西方醫學有很長一段時間認為,歐洲人在熱帶地區感染的特殊疾病是因體質無法適應當地氣候環境而導致;另一方面,寄生蟲則是人生病後身體「自然發生」(spontaneous generation)的產物,而非該疾病的病因。李尚仁的「英國早期寄生蟲學的物質文化」研究計畫將探討十九世紀新興的寄生蟲學如何推翻上述看法,並在博物館式科學的研究實作下,認定寄生蟲是某些重要熱帶疾病的病原。

本計畫目前已完成第一年及第二年的研究工作,各子計畫也以這兩年的工作內容為基礎,提出初步的研究成效。第三年本計畫將完成研究計畫,並於年底舉辦正式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學者參與討論,同時發表計畫研究成果。此外,除了各子計畫成員各自在相關期刊發表論文,本計畫也會將成員相關研究成果集結出版,完整呈現「醫學的物質文化」之研究成果。

以下附上此一整合型計劃中四個子計劃的期中研究成果簡介,分別是陳秀芬 「以人為藥:明代本草學的身體疆域與物我界限」、陳元朋「龍骨的社會生命史」、顧雅文「金雞納全球史中的遺落環節:日本帝國的金雞納栽培與金雞納學的發展」、 張哲嘉「『毒』的文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