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實】 2019.11.29 對話就是力量:2019科普與科學傳播跨學科實務交流會
楊智元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員
活動當天由清華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研究所傅麗玉教授開場,她以從事卡通動畫的科學教育為出發點,分享長久以來透過素材媒體來增廣教育觸及對象的經驗,並以《吉娃斯愛科學》動畫製作過程所牽涉的科學知識蒐集、腳本設計、技術支援與之後的銷售與國際參展為例,說明以動畫來進行科教不僅可行,還更是個好方法。
接下來,則進入由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黃俊儒教授所主持的場次,該場次的主題在於討論科學普及、科學教育與科學傳播的各自定義,與可以相互支援的方向,和行動的策略等。政治大學廣告學系教授陳憶寧以最近參訪美國南加州大學諾曼里爾中心(the Norman Lear Center)為例子,說明影視娛樂產業在觸及現代生活當中的健康、安全、環境和國家安全議題時可以負擔的責任。科學家與劇作家能夠透過定期的交流平台與互動計畫的設立,來確保傳播的科學知識內容的適當性,而另外一方面,劇作家則能夠演繹科學知識與每日生活的關連性,指出科學的社會意涵。在這之後,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副教授李松濤則帶領聽眾探討科學教育與科學傳播的交互作用,傳播媒介對於科學教育內涵的影響與科學教育可以如何透過媒體傳播而取得創新等議題。他認為相較於科學教育的對象通常所指的就是學生,科學傳播則是以公民為對象,並與形成、改變或是確認科學事務的態度,理解科學的社會過程、互動與意涵等更為廣大且複雜的面向有緊密關連。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劉湘瑤的演講則集中在科學教育如何達成科學普及的面像,「給所有人的科學」當中主要行動者包含專家、科學家與公眾,而他們各自的角色和任務、參加的方法為何?還有彼此之間如何建立關係?這些都是可以繼續追問的焦點。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系副教授陳政宏是該場次的壓軸,他主張分眾普及的觀點,應當考慮以研究者與科普知識的主要生產者,如教師、公務員、媒體、科技業者為主要的互動活動進行範圍,一般大眾則是順其自然。科普的補助對象應該以上述的小眾為主,上述小眾之間的科際溝通則是尤其重要,是創新與前瞻的源頭。
下午場次的主持人則為成功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區曣中,主題集中在科學普及與科學傳播的實務經驗探討。首先由泛科學的總編輯雷雅淇進行開場,她指出科學知識的呈現與運用早就已經普遍的存在大眾媒體新聞事件或是網路媒體的訊息當中,而近來的社會運動的議題,也和科技產物的社會政治意涵息息相關,例如核廢料的議題。她指出「科學實在太重要了,不能只留給科學家來處理」。泛科學網站的內涵則包含高品質影片的製作、資訊圖表化、知識性文章、專題報導與線下活動等等,泛科知識公司則有泛科學院、市場等多角化經營。她以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應該是如同一個多樣生態系一般作結。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副研究員王巧萍則是以親身從事土壤相關的社會教育經驗做為出發點,強調伙伴間合作的重要性,例如NGO與農民、劇團與出版社等的互動經驗。其中最特別的是土壤科普偶劇《沒有人愛我》的製作過程,包涵劇組的土壤體驗、舞台的設計、劇偶的造型設計等等,這是一種創新的嘗試,當中充滿挑戰,但也充滿驚奇與收穫。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教授林陳涌教授則認為,最古典的科學教育包涵一種核心/邊陲的知識角色分配,科學傳播的從業者,有某些人也以教育大眾正確的科學知識做為傳播的定義。他認為所謂科學素養的養成,其重點在於培養鑑識社會事務當中科學議題關連性的能耐,亦即探求自我建立生活當中科學知識的關連性,因此他認為參與社會科技議題是科學教育與傳播的最好方法。東臺傳播金鐘獎《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製作人袁瑗則是以自身長期投入科學知識相關的社會議題紀錄片經驗來談,影視傳播的從業人員、科學專家與中介的社會科學專家之間的互動經驗。該場次的壓軸,則是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系副教授柯舜智來說明她從事臺灣科普傳播事業發展計畫,該計畫辦公室的營運經驗與能夠提供科傳事業人員之協助。
當天活動以高雄科技大學造船及海洋工程系副教授,同時也是台灣科技與社會學會理事長洪文玲老師所帶領的綜合討論作結尾,討論集中在信任、分眾與議題的時效性和知識正確性的兩難等題目上。討論中提出科普與科傳需要轉譯者做為中介,同時科學不確定性在轉化為公眾資訊以及政策制訂的參考數據時,有遭受誤解的問題,而配合各種小眾出現,則需要讓傳播媒介多元化,議題炒熱是能夠進行傳播的重要背景,因此需要先用議題作為手段吸引觀眾,再做展演。這段綜合討論,由由政治大學民主創新與治理中心執行長施佳良現場即時整理,在討論同時扣連前兩場講者主軸,為討論做出完整的彙整紀錄與總結。
[註]活動講者簡報與綜合討論文字整理,請參見活動簡報網路資料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