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嘉苓/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參訪時間:2014年7月3日(星期四)14:00—17:00
訪問對象:大阪大學CSCD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Design)
負責人小林傳司教授及其團隊
台灣參訪人員:林陳涌、林崇熙、李秀珠、黃俊儒、陳逸寧、蕭蘋、吳嘉苓
報告撰寫人:吳嘉苓
小林傳司教授為日本科技與社會研究知名的學者,日本科技與社會學會的創辦會長,在日本倡議科技政策的審議民主,並曾擔任世界全球暖化會議有關公民參與論壇的亞洲代表。目前他是大阪大學CSCD中心的負責人,該中心的全名為Center for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Design(溝通-設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CSCD)。本次參訪他提出諸多近期日本發展出來的創新教育與研究方向。以下僅分為(一)跨領域創新的博士班教育改革;(二)重視公共性的碩士班科技教育改革;(三)科技研發擴大公民參與的方式,進行報告說明。
(一) 整合社會人文與理工醫農的跨領域博士班Cross-Boundary Innovation
日本文部科學省於2011年(平成23年)開啟了大規模的博士班改革計畫,提出三類的博士班設置計畫徵求案,其中包括能整合社會人文、理工與生命科學的「全能型」(オールラウンド型)(請見圖一)。大阪大學就提出了「超域イノベーシヨン」計畫,英文為Cross-Boundary Innovation(簡稱CBI),在當年八件的申請案中脫穎而出,成為日本博班改革的先驅計畫。
CBI強調以解決複雜困難的社會問題作為培養這些新生代人才的目標。現場我們詢問小林傳司這種代表性的問題,是否指的是全球暖化等級的議題,畢竟這也是他長期關注的主題,他表示的確是,同時還有核廢料處置、戰爭議題等等。小林傳司等人提出,要處理這樣複雜難解的議題,目前的在界定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的方式上,面臨許多困境,特別是超越各種領域疆界的困境。圖二顯示CBI提出現有處理問題所需要改變的方向:超越傳統刻板的思考模式、國際疆界、過份依賴文字世界、科技決定論、私利導向、自我菁英主義、僅專精於單一領域等等。因此解決方案應該是跨國界、超越文字世界、重視科技與社會共生、多領域的理解與養成等等。
CBI以一個類似棒球場的圖示,提出了CBI與現有人才培育的差異。傳統的人才培育,可以分成往三壘方向發展的「重視深度的博士教育」,以及往一壘發展的「重視廣度的職場技能培育」。博士班人才,重視專門領域知識的培養,以修課、研究、提出研究發現,作為培育的過程,在所屬的領域可能培養出深度,但是缺乏廣度。而大學畢業直接在職場受訓的,透過各單位的訓練與工作轉換,可能吸取了多樣的知識與技能,但也可能限於現有組織與知識的窠臼。於是CBI意圖發展往中間方向的跨領域博士課程,力圖兼具深度與廣度,而且目的是為了解決新時代的新問題。
因此CBI提出新型態的博士畢業生,應該要有以下五種能力(1)批判檢視複雜議題的能力,並能從跨領域的角度針對問題提出宏觀的圖像;(2)提出具體解決問題的方案,要能橫跨從社會科學、管理、以及科技等領域的知識;(3)要能與不同的人力、網絡、資源一起合作,以具體實踐解決問題的方案;(4)在自己的角色或位置上,能夠做出即時且負責任的決定;(5)為了達成以上的任務,可以充分研究自己所屬核心領域的相關知識。
CBI從2012年開始招生,只要是已經獲得大阪大學研究所入學許可的學生,都可以申請CBI的五年博士班課程。目前每年招收20名學生,而學生來自大阪大學16個學院的學生(除了牙醫學院之外),也就是文法理工醫農等各院的學生都有。經過甄選而進入的學生,頭兩年先修完自己本業的碩士班課程,同時期也修習CBI特有的語言訓練、跨領域模組課程、海外跨領域田野、研究方法、生活技能等訓練。其中強調跨領域創新的核心課程,以能源政策、核廢料處理等主題作為議題,訓練學生取得全面性的瞭解與評估來進行議題深探,並透過「科技與社會」、「設計思考」等課程,來建立綜合性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年結束以及第三年結束需要通過資格考,以確認是否繼續博班課程。在第四五年則以研究為主。畢業時將取得該專門領域的博士學位,以及CBI的證書。
從此博班運作的情況,可以看出日本學界對於知識生產與訓練的大轉型。現今各類科技爭議的議題都屬於「複合式」「全球性」,過去專門知識的介入僅能從單一角度、單一國界,難以整合各方的知識與行動來做出較為全面的評估與解決方案。能夠在自己專業的基礎上,提早於博士班訓練階段就發展整合各內領域的能力,實為新生代人才所需要的技能。日本學界提出的跨領域人才培育,在台灣尚未見到有類似的規劃,值得參考。
(二)科技研究與教育如何更貼近公共領域: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Public Sphere (STiPS)
日本文部科學省於2011年針對科技創新模式提出改革計畫SciREX(全名為Science for RE-designing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Policy)。SciREX期望能夠在科技創新政策中,更能跨領域地使用各方的研究證據,並且貼近經濟與社會政策所需。主要的執行方案包括研究、人才培育以及資訊的基礎建設等部份(請見圖四)。這個改革方向,也意味著科技與社會經濟發展更縝密的結合。
科技人才的教育改革,是其中的一環(圖四的小樹苗單元)。大阪大學在這樣的脈絡下,與京都大學合作,推出的教育新措施,名為STiPS(全名為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Public Sphere,公共領域的科技),主要強調科技領域的學生能夠擴展有關社會法律倫理議題、科技評估,以及公民參與等面向,瞭解科技政策的決策過程,未來在科技政策的參與上,能夠更面面俱到。圖五可以看出此計畫期許學生在自己的專門領域之外,還能夠連結企業部門、地方政府、公民社群,以及非營利/非政府組織。除了教育之外,也有在研究上希望促成跨領域的合作,主要研究主題在科技的社會法律倫理議題、科技的評估與公民參與等等。教育目標也設定學生未來能夠在科技領域上,更能理解公共議題,並在中央與地方政府進行與各界的科技溝通。
STiPS於2013年四月開始了碩士班的輔修計畫,修課的學生需要修習科技與社會創新課程,作為必修課。其他的選修課還包括由科技與社會研究(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S)領域教師所開設的科技與社會研究、科技傳播,以及由理工醫農背景教師所開設的醫療、工程與奈米科技與公共議題課程,以及國際政策領域教師所開設的環境與發展議題。大阪大學與京都大學在此課程合作,並彈性利用寒暑假開設密集課程,使得跨校跨領域上課也較為可行。目前已有15位碩士班學生申請輔修。
STiPS對台灣科技教育與研究較大的啟發,含括碩士班輔修制度、跨領域研究合作、以及密集課程設計這幾方面。首先,台灣高等教育的輔修制度,大多適用於大學部,研究所往往已有專門的研究興趣,較少跨領域選修。然而,STiPS為科技領域研究生提供瞭解社會的管道,以輔修的方式促成專門領域的學生能夠瞭解社會領域的運作,對未來的實務工作應有很大助益。此外,STiPS透過建立課程的方式,也能結合大學中STS與其他理工醫農領域的合作。最後,要能針對原本專業課程已經很密集的理工醫農碩士生進行跨領域教學,寒暑假的密集課程可能是較可行的方案,授課教師也較能在密集課程中相互學習,值得台灣參考。
(三)建立科技專家新角色的研究補助方案
小林傳司也參與了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JST)旗下的社會技術研究開發中心(Research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Society, RISTEX),於2007-2012年執行一個名為「科技與社會的相互作用」(日文名稱為「科学技術と社会の相互作用」)的長期計畫徵求方向、以及管控機制。他擔任的職位是執行總召,堪稱該計畫的靈魂人物。而這部分的計畫徵求議題設定,對於我們所屬的科教研究學門「公民科技素養傳播與教育」的運作甚有啟發,因此在此稍作整理。
在這個五年期的計畫徵求中,特別強調的是有關科技與社會的互動,特別是能夠促進科技專家更深入理解社會的方式。其中,該學門執行團隊針對五年計畫後,反思到提出兩大具體作法。一是促進執行計畫的科技專家,設想與利害相關人共同解決問題,藉此該學門也提出科技專家跨出原有專業領域的模式,也需要進一步研發。實際執行的狀況,則發現如果能夠論壇或對話討論的方式,促成科技專家與社區居民、公民等的理解,也會有助於研究執行者更瞭解研究主題,並發展出更適切的方向。發現常民對於科技議題能有的貢獻,是部分計畫的重大收穫,也有助於修正科技專家的研究方向與工作模式。
五年期計畫的另一重點,有關如何提升科技專家的「社會素養」(social literacy)。過去科技界往往提出公民需要透過科普來提升其科技素養,卻鮮少從科技專家可能欠缺的部分來要求專家提昇自己。這五年期計畫也發現,如果給予科技專家更多與公民溝通的機會,專家也會從多樣的溝通對象,學習到社會脈絡對於科技傳播的重要性,進而拿捏自己的溝通語言、甚或從民眾的回應與疑問來修改自己的議題設定。
五年期計畫另一重要成果,在於建立科技與社會溝通管道的建置化,包括早稻田大學的科學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er),大阪大學的傳播設計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Design,http://smc-japan.org/)等都是已經建置成功的機構,而其他一些研究則促成了一些固定合作的網絡。
學門召集團隊在執行之後,將十二個研究計畫的成果,綜合寫成日文與英文報告:http://www.ristex.jp/result/science/pdf/20131128_2.pdf,綜合性地提出科技與社會互相影響的具體研究成果,以及具體措施。其中各團隊的研發報告,也請計畫主持人以兩頁精簡版提出解決問題的背景、計畫邀請參與的利害相關人,目前已得到的發現、未來將展開的延續性計畫等等(請參見圖六的範例)。從此格式亦可看出該計畫不只強調是學術知識的生產,更強調具體改變社會,特別是科技專家對於社會的投入與參與。
(四)參訪報告小結
從大阪大學小林傳司團隊所執行的這幾項計畫可以看出,對於科技與社會相互影響的模式,已具體在創新的碩博士班課程,以及研究計畫執行的新作法等等中,具體落實。未來台灣可以優先考慮為理工醫農的碩士班開發科技與社會相關學程,而在科教處學門的議題設定上,亦可以考量具體的社會效應,參考「科技與社會相互作用」的五年期計畫執行、評估與檢討方式,讓學術研究與社會改造能夠更緊密地結合。
小林傳司過去曾多次來台報告其審議民主的研究成果,而這次參訪也讓我們更理解他在透過教育體制以及學術研究計畫分配的半官方角色,促成科技與社會相互作用的具體落實。這些實作的創意與實際執行的挑戰,都是值得與台灣更進一步交流。未來有適當的機會,值得邀請小林傳司來台分享相關的創新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