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TS多重奏編輯群
2016年3月21日正式成立的STS多重奏部落格及臉書專頁,作為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的研究生部落格,這一概念的發想及促成始於現任所長林宜平老師。呼應人文學術科普部落格的發展浪潮,尤其是由研究生發起的菜市場政治學、地理眼等網站,宜平老師一開始建議我們能從所上同學專題討論課的心得、過去投稿台灣聯合大學系統科博文獎的稿件以及期中∕期末報告開始整理,改寫成四千字左右方便網路閱讀的文章,並由主題和領域相近的一到兩位同學進行審稿後,約二到三周將一篇原創文章放上網路,進而讓更多大專生以及對科學、技術與社會的大眾了解這一學術領域的關懷,並藉此和舊有以講座資訊為主的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STS)研究所臉書專頁作一區分。
然而,以STS為名進行公眾書寫壓力異常地大。畢竟當時的我們也不過是剛念完導論的碩一下學生,卻可能改變大眾對於STS的認識。幸好網站的第一篇文章──陳柏勳同學的〈中藥濃縮技術跨國移植過程中的「!」與「?」〉旋即帶來好評及高分享數,並促成與故事專欄(以及後續衍伸專攻中文書介的說書專欄)的後續長期合作。這對當時的我們來說無非是相當大的鼓勵,宜平老師也緊接著安排我們在月底STS年會將部落格介紹給學會的老師們及學長姐們。
同年5月,王宏仁老師在巷仔口社會學〈台灣學術科普部落格的公共性意涵〉一文點名了STS多重奏,不僅激勵了整個工作團隊,也連帶促成因泛科學的爭議事件而進行的公眾書寫。6月炎夏,科普傳媒PanSci泛科學接受爭議廠商味全經費進行節目製作,延燒出一連串科學與政治劃界的討論後,一名STS多重奏「聽友」tag我們希望能提供討論的觀點,最後則由前任主編張邦彥同學以〈林鳳營 X 泛科學爭議:一些STS觀點的思考〉一文進行回應。
這樣的經驗為我們凸顯了新媒體的特性──「互動」。除了過去單向的書寫開始轉向,我們也透過個人交友網絡向外邀稿,讓互動不僅止於小編與網路讀者間,也得以與既有的社會學、醫學史等研究生社群得以產生連結。於是多重奏邀到兩篇有趣的文章,分別是呂昆霖先生的〈超人類主義與後人類主義的「邊界」之旅〉和廖明中先生的〈浮現中的社交性:遊戲實況的科技組裝與彈性社交〉。而在連結過程中,想像著讀者們可能有興趣的主題,演講側記的文體成為雙方得以合作的方式,陽明大學醫學系蘇子軒、何思凱同學的〈邊陲案例:心理壓力職災工作坊現場筆記〉以及成功大學STM中心夏季學院的學程學生吳懷玨同學的〈科幻作為社會的折射與鏡像─金東源教授「科幻小說與東亞社會」講座紀實〉兩篇文章應運而生。
所謂從STS是什麼到STS人都在做什麼,除了表現在此類講座側記的文體外,還體現在三處:
一是書評和短文翻譯,當時郭文華老師鼓勵課堂同學將期中報告的書評改寫投稿至多重奏,因此我們有了陳俐伊同學的〈《The logic of care: Health and the Problem of Patient Choice》書評〉,得以讓更多人認識到STS所研究生們都在讀些什麼。而因應這篇書評及這本書的高討論度,陳禹安同學則提供了該書作者Annemarie Mol在醫學期刊Lancet上的短文翻譯〈與糖尿病共存:超越選擇和控制的照護〉,讓語言造成的閱讀門檻得以降低。
二是與出版社的異業結合,從前述「STS所研究生們都在讀些什麼」出發,透過STS多重奏主動聯絡出版社轉貼STS相關書籍的學者推薦序,為聽友們建立STS相關書籍的清單,甚至透過贈書活動合作一方面提供聽友福利,二方面協助出版社進行精準行銷。曾有出版社希望STS多重奏協助聯絡並主持新書分享會,儘管當時眾人因課業忙碌而未促成這類活動,但這也將會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
三是協助轉貼STS相關講座資訊,甚至協助翻譯講者相關作品,提供聽友在講座前更加認識講題的機會,〈小心!有人在學術引用賽局裡出老千〉、〈我思、我寫、我出版:非虛構創作視野下的科技與創新政策〉以及〈評價黃金標準:隨機對照試驗的歷史教我們的事〉都是這樣的嘗試。
如今,新的學期即將到來,新的工作模式正待磨合,新的工作目標正待擬定。除了成立所學會申請資源解決過去郵寄贈書等衍伸的支出、協助學會積極邀請研究生投稿至STS大家講看麥活動外,我們也將和學會電子報一同合作提供相關講座資訊,並成立新的企劃──包括所上師長訪談、以百餘字短文介紹STS經典案例研究的「STS博覽會」等。也希望學會的師長及學長姐們能繼續關注STS多重奏,並不吝給予建議及指教。
(本文感謝林宜平老師、張邦彥同學給予初稿的寫作建議,尤其感謝賴品妤同學針對寫作架構和主題的選擇提供許多寶貴意見。惟文責仍由主筆者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