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
Taiwan Science, Technology & Society Association
2024年「碩、博士論文獎」
「博碩士論文獎」委員會(按姓氏筆劃排列):
博士組: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林宗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邱大昕、成功大學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區曣中
碩士組:、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李宜澤、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曾齡儀、國立中正大學紫荊不分系洪靖
收件與資格審查:
2024年度博碩士論文獎於2023年1月4日至2月18日23:59之間收件,收到碩士論文10件、博士論文8件。收件截止後,學會助理彙整稿件及論文資訊,確認參加資格。
初審:
三月上旬,委員在互不干預的前提下,各自初步評估每篇稿件與STS之契合度。
三月中旬,委員召開初審會議,詳細討論、取得共識,淘汰契合度低的稿件。評選標準包含研究主題、與領域文獻之關聯、研究材料與方法、領域貢獻。確定送往外審之名單後,為每一篇入選外審階段的稿件提名適切之外審人選並取得共識。
外審:
四月中旬至五月為外審期。外審邀請流程為學會助理根據外審名單,向外審人選寄發邀請函、徵詢審查意願,若受邀者婉拒,則委員會繼續討論和提名人選。此一邀請步驟重複至每一篇論文均有兩名外審委員為止。此一時期包含與外審協調審查意見回覆期限之彈性的空間。
決審:
五月下旬,委員會閱讀外審意見,在互不干預的前提下,各自構思決審意見及推薦之名次並召開決審會議,詳細討論得獎與淘汰名單,然後評選最終名次,以分工方式為各篇得獎論文整理與摘錄外審意見,產出評審報告。
得獎名單
(依姓名筆畫排序)
博士論文 優等獎
江順楠 | Many New Green Revolutions? ‒ Unearthing the Coexistence of Agrifood Solutions to Malnutrition in the Philippines |
指導教授 | Julie Guthman |
學位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Sociology Department |
評審意見: | 江順楠的論文《Many New Green Revolutions? ‒ Unearthing the Coexistence of Agrifood Solutions to Malnutrition in the Philippines》以菲律賓的數個農業食物計畫為對象,探索菲律賓營養不良社會議題與食農政策的關係。作者援引近年來STS研究中的「基礎建設」概念,細緻地解析計畫中的知識、研究和動員基礎。該論文組織清晰、內容詳實豐富,呈現出嚴謹而完整的論文結構和論證合理性。對政策研究、食農分析以及STS理論研究具有重要貢獻,是一篇值得深入研究和細讀的博士論文。 |
博士論文 佳作獎
施博仁 (Po-Jen Shih) | Engineering as Technology of Technology and the Subjugated Practice |
指導教授 | Gary Downey |
學位 | Virginia Tech (美國)Department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
評審意見: | 這本博士論文的主題是 technology 和 engineering 這兩個概念的意義和兩者之間的關係。作者從自身在工程領域的學習經驗出發,是個珍貴的起心動念。
作者從歷史語言學、語源學、思想史、哲學分析的路向,調查 technology 與 engineering 的字源,和它們意義的歷史演變,直到當代的、與效率結合的「高科技」的 technology 形象,耙梳了從古希臘到當代技術哲學的大量文獻,證明這兩個概念和它們的各種拼法在不同時代的一般意義,和相關概念之間的意義關係,以及從這些意義如何發展與連結不同時代的事物,衍生出各時代 technology 的不同意涵;最後提出「工程是一種『技術的技術』」的理論觀點,論證 Engineering 應當回到早期寛泛的涵義,並廣納「被屈就的」(Subjugated)科技實作,包括溝通、倫理考量等等。結論時,作者提出「批判的反身工程實踐」的觀念,希望能對工程教育所助益,結構前後呼應。 在方法論上,作者組合了許多研究觀念、字源、文獻的方法,使本論文像是一本古典文獻學的著作,但當然不止於此。此外也引證並組合哲學家的經典著作(從古希臘大哲學家到當代技術哲學家)、社會學家、STS 學家、甚至少見的工程學家(從古代到當代)的論著。值得一提的是,文獻證據的豐富和完整令人驚嘆,超過 500 筆參考文獻、700 條腳註。作者的寫作也十分清晰流暢,而且語彙豐富。 在論點的原創性以及問題的學術價值上,這本論文可以說發展了一個技術和工程的哲學理論,對於 technology 和 engineering 的多義和混亂,理出一幅全面而完整的圖像。這本論文的問題是宏觀性的、哲學性的,其實就是在問 technology 與 engineering 是什麼、指稱什麼、意義內涵是什麼、涵蓋了什麼不同的事物等等。然而 technology 和 engineering 在當前的使用中,意義十分駁雜,不同的關係學科、不同的學者都會有不同的論述和定義。作者對準這些「大問題」,提出了歷史的、系統的、全面的、十分完整的答案。 |
駱冠宏 | Laboratorization of Everyday Life: Adaptations among Robots, Laboratory and Society |
指導教授 | Dr. Saul Halfon |
學位 |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
評審意見: | 本篇博士論文針對機器人與實驗室,以及社會間的適應性進行探討,提出日常生活實驗室化(Laboratoriization of
Everyday Life, LEL)的概念,說明機器人科技從實驗室到生活應用中的形塑過程,其中述及機器人工作者、使用者、環境、與社會等角色彼此間如何互動,也涉及包含教育、性別、階級、身體、空間等因素的鑲嵌。 論文仔細討論實驗室中的scenarios,不同機器人團隊的成員與集體生活背景對機器人開發的影響。作者也仔細探索使用者的敘事,以及媒體以及大眾論述的運作如何將日常生活環境打造成實驗室與機器人運作的場域,並觀察日常生活的機器人使用過程中的試誤如何重新打造機器人。完整呈現機器人從工程師的開發到日常生活中的適應過程,是本論文的優點。 作為一篇經驗研究的論文,充分概念化LEL,將豐富的經驗資料轉化成有系統的與既有文獻之對話,以突顯出機器人在適應過程中的特殊性,藉此區別與電視、家電等可運用類似概念分析之科技物,是本篇論文可再精進之處。 |
碩士論文 優選獎
白豐誠 | 基隆電力景觀:基礎設施的想像及其生產動態 |
指導教授 | 王志弘 |
學位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
評審意見: | 這篇碩士論文以基隆市為案例,探討電力設施與在地社會之間的相互建構過程,並結合時間演進與地理特質兩個變數,形成一個宏大的研究框架。作者以電力景觀為軸心概念,運用社會技術想像(STI)的理論,詳細分析基隆電力景觀中的多重社會技術想像與空間想像,呈現出不同行動者之間的互動與張力,包括基隆市政府與市民群體、台電公司等。這篇論文的優點在於其獨特的研究視角與紮實的資料分析。首先,作者巧妙地將電力景觀與技術結合,並創造性地提出了「electricityscape」一詞,涵蓋了電力設施的生產與再生產過程,並且有機地將這個過程放在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框架,尤其著重日常生活中此一時間變遷下來理解「想像」的流動狀態。其次,作者展現了超越碩士研究生的田野調查能力,收集並分析了大量一手和二手資料,並通過細緻的文獻解讀、半結構訪談和長期田野調查,呈現出各行動者的認知、想像與期待。這些詳細的分析,不僅豐富了研究內容,也使得論文的原創性和研究價值得以提升。總之,這篇論文不僅具有高度的原創性和理論深度,還展現了作者在田野調查和資料分析上的卓越能力,值得大力推薦。 |
廖珮岑 | 請猛禽來捕鼠?臺灣的生態農業實作與多物種關係
|
指導教授 | 洪伯邑 |
學位 |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評審意見: | 本論文的研究主題、研究設計、資料品質、論證邏輯,乃至書寫風格,都屬上乘之作。作者以猛禽棲架為主角,採用「跟著棲架走」的多點田野方法,分析圍繞棲架的三類行動者—生態保育學者、農民,以及非人生物如何共創新的農田生態與農法。這項主題具有至少兩個層次的學術價值:它不但符合多物種研究的要旨,更結合了STS的本土技術研究,將主題聚焦於臺灣自己設計的棲架所發揮的生成效應(generative
effect),這讓本論文能以一個獨特的在地實例,回應及擴展國際學界頗受重視的理論範型。論文的研究設計更是獨具巧思,從田野方法能夠確實掌握的「棲架」切入,探討較為抽象的人-禽關係轉化,並且捨棄傳統的駐點田野,改以「跟著棲架走」的多點田野方法來收集資料,這樣的研究策略讓新的農田生態網絡與保育網絡的成形過程,透過對技術物及其功能的細緻描述,變得具體可見。透過Lorimer nonhuman charisma的概念。研究者認為,猛禽棲架成功的串連起保育團隊、友善農友、食農教育等,並創造出nonhuman charisma,進而促動生態保育。具體而言,本文在田野資料收集相當豐富、深入,而且也嘗試和目前動物地理學對話。在研究執行上,作者花費了比一般碩士論文研究更長的田調時間,走遍全臺訪問及觀察參與在棲架行動的重要行動者,收集了非常豐富的經驗材料。最後,上述的學術議題掌握、研究設計巧思,以及豐富的經驗材料,必須經由邏輯清晰的文字組織,才能顯出研究價值。本論文的書寫品質極佳,作者在鳥類生態及棲架技術元素的說明中所展現的科普能力,以及將抽象概念揉合於引人入勝的田野片段的敘事功力,都超出一般中文學術著作的平均水準。也在此鼓勵作者改寫投稿。 |
碩士論文 佳作獎
李柏毅 | 植物醫師與他們的產地:診斷過程、人情與白話專業知識 |
指導教授 | 邱玉蟬 |
學位 |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 |
評審意見: | 論文的章節架構清楚,分別呈現植物醫師與農民之間在不同情境與面向的互動。研究者的整體書寫順暢,材料的呈現與邏輯論證之間有清楚的連結,藉此帶領讀者進入「植物醫師」的生活情境裡。作者深度訪談與參與觀察了12名植醫與15名農民,反映研究者意欲如實呈現故事主角的主體經驗的企圖,從中反思「知識轉譯」與「農村社會」之間張力與競合。本文特別提到,成為一名植醫的關鍵在於「持續創造白話專業知識」,且須與農民產生長期的連結,方能提供恰當的診斷建議。作者也認為,植醫作為一類新興的「專家」,如科技與社會研究強調的「互動型專家」一般,促成專業知識與農民地方知識間的轉譯與匯通,同時也可一窺臺灣農村的社會特性以及產銷環境的變化。更具體的說,研究者不只談植物醫師如何將自己專業知識,「轉譯」到農村社會裡讓農民接受的過程;更重要的,是轉譯的不只是知識本身,更是從語言的轉化讓植物醫師們能「身處」於農村的人情義理之內,讓知識得以實踐到農作現場。唯一的遺憾是,作者比較沒有觸及那些生病的植物,乃至於讓植物生病的病原體,也因此未能觸及科技與社會強調的「非人行動者」。但瑕不掩瑜,本論文仍然爲科技社會研究帶來具有代表性的路線。 |
林于煖 | 民營產業的能動性:戰後高雄民營造船業的區位變遷(1945-1990) |
指導教授 | 呂紹理 |
學位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
評審意見: | 本篇碩士論文以高雄的民營造船業為研究課題,探討該地區的產業結構與政府之間的互動關係,作者特別強調「民間能動性」,亦即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與政治經濟條件下,民間產業在技術、人才、資金各方面的發展動力。從學術面向來說,本研究可與航運史、漁業史、造船史、以及高雄在地歷史進行對話,相對於先行研究較偏重戰後大型的公營造船廠,本研究聚焦在民營造船廠,補足了現行學術研究的不足。在資料運用上,本研究使用了船舶檔案、戶籍資料、政府公報、從業者的回憶錄以及口述歷史等,非常豐富。在論文結構方面也相當完整,研究內容涵蓋了日治時期高雄造船業的基礎、戰後 1950-60年代民營船廠的經營模式,以及1970-1990年代第二次遷廠後,在民營造船業在區位、資本、經營以及技術層面的變化。透過作者有系統的資料梳理,我們得以從「民間」的角度,看到高雄地區從日治到戰後1990年代民營造船業所經歷的挑戰,以及為了回應這些挑戰所展現的生存之道,也就是透過與政府協商,積極展現在地業者的能動性。最後,本篇論文的書寫流暢、條理分明,而且段落結構清楚,其所主張的論點也甚具說服力,是一篇相當難得的優秀論文。 |
張睿恩 | 從「救命神器」到救命機器?解析台灣Coivd-19疫情下呼吸器的行動網絡 |
指導教授 | 黃俊儒教授和簡妙如教授 |
學位 | 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 |
評審意見: | 這篇碩士論文聚焦於醫療設備HFNC(高流量氧氣鼻導管)在COVID-19疫情中的發展歷程。作者以行動者網絡理論(ANT)為框架,分析了HFNC從被媒體渲染為「救命神器」,經歷引入後被閒置、制定使用規則、成為健保給付對象,最終成為名副其實的救命神器的過程。論文行文清晰,用字精確,階段劃分明確,各章的呈現使讀者能清楚看見HFNC從「假」(unreal)到「真」(real)的演變過程,體現了ANT的精神。作者以傳播背景進行STS議題的研究,將媒體的討論與呈現納入敘事與分析,展現了STS研究的多元與開放精神。此外,論文清晰地描述了HFNC在不同階段的發展歷程,並且以圖表的形式生動地呈現相關數據和結果,增強了論文的說服力和可讀性。不過,這篇論文仍有一些改進空間。文中對ANT理論的運用略顯僵硬,且文末(頁30)的複雜作圖有待更詳細的解釋,這些需要作者更深入地掌握理論、更全面地收集資料。總之,這是一篇具有潛力的論文,作者的努力值得肯定,期待未來能有深化與拓展的機會。 |
楊有騰 | 道路的生命政治:省道台六線中介的機會與困境 |
指導教授 | 王志弘 |
學位 |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
評審意見: | 本文作者從自身的家族史出發,考察苗栗省道台六線道路的「生命政治」(biopolitics),探討這條道路如何透過礦坑、石油帶來地方繁榮、創造就業機會,卻也因產業移出而人口外移,步向老化。作者論述台六線這樣一個基礎設施,如何串連起居民、地方政府與國家,在時間的變遷中相互依存與互動。在研究結構上,作者分成三個層次探討,分別是「生命政治」(國家權力的施展)、生命機會(道路帶來的機會與風險),以及生活世界(差異性個體的開展),層次分明,閱讀起來相當清楚。在方法論上,作者結合巨觀與微觀視角,兼採地理學、人類學與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在資料蒐集方面,作者使用歷史文獻、記事報導以及民族誌的田野調查,進到台六線沿路的民宅、廟宇、工廠等地區,並搭配為數眾多的口述訪談,包括政治人物、記者、粉末冶金和陶瓷業員工、中油人員、里長以及作者自己的親族,深刻且細膩地描述其生活經驗。透過這些一手訪談,呈現台六線強烈的親緣社會性格,說明該地區如何成為國家與地方派系之間的協商場域,導致公民與公共治理性難以成形。總結來說,本文不僅是一篇精彩的STS學術論文,也是一部動人的地方書寫,同時也是政治民主化與地方現實之間落差的深刻反省。 |